2025年下半年以来,鲁西矿业鲁西煤矿以“安全为基、生产为要、长远为纲”为导向,通过三大举措全面发力,在安全管理、生产效能、长远规划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,为矿井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严守安全红线,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
“安全是矿井的‘生命线’,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,必须用最严的标准、最实的举措筑牢防线。”安全总监胡春雨说道。今年以来,该矿以清单化管理为抓手,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环节、每个人。
针对上级部署的“八条硬措施”和三年行动攻坚任务,该矿梳理形成两份详细台账,62项重点任务全部明确责任部门、完成时限和验收标准。“我们实行‘每周调度、每月通报’机制,33下05工作面安装的安全防护工程,严格按清单推进,提前3天完成验收。”副总工程师王万里展示着实时更新的任务进度表。在“安全生产提升季”中,87项任务覆盖行为规范、标准化建设等4大领域,对两处现场标准化不达标的区域果断挂出黄牌,“七个一律”规定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。
他们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同样成效明显,4处高风险点全部配备气体监测设备和应急防护用品,17条隐患问题逐条整改销号。“现在进入井下受限空间作业,必须经过‘测气、通风、审批’三道关,全程有专人监护,我们干活更安心了。”掘进工张国庆说。此外,该矿开展解剖式检查“回头看”,对抽查未整改的8条问题严肃追责,确保问题闭环整改。
展开剩余65%面对雨季频发的极端天气,鲁西煤矿强化雨季“三防”工作,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,加强供电、排水系统维护,增加矿区巡查频次,备足防汛物资。“我们组建了应急抢险队,每天检查水泵、应急电源等设备,确保暴雨、台风等极端天气下矿井安全。”副总工程师褚海峰说。
优化生产组织,提升高效运转能力
“生产组织要讲究科学调度,既保进度更提效率,让每一分力气都用在刀刃上。”党委委员、副矿长高守峰表示,他们坚持地质先行,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,破解生产瓶颈。
地面补勘项目传来捷报,设计的三采区、辅助采区5个煤层探查地质钻孔全部施工完成。其中北补3号钻孔探查地质资料显示,厚度为4.88米的优质3下煤层,区域内平均煤层厚度提升7%,增加矿井有效可采储量12万吨。
在33下01工作面过断层期间,该矿实行“日剖面、日分析”技术保障机制,技术人员每天绘制地质剖面、分析煤层变化,超前制定上漂奔煤方案,截至8月底,岩石段长度已从最初的130多米缩减至24米。
“掘进效率提升季”活动中,鲁西煤矿推出“三优两提一激励”措施,围绕33下05工作面胶顺掘进迎头过断层等重点环节,实行管理技术人员“三到现场”跟班制度,实时解决施工难题。
“以前遇到断层可能要停工研究方案,现在技术员就在现场,问题当天就能解决,月进尺提高了20%。”掘进工区区长马勇笑着说。同时,他们深入开展皮带专项整治,优化三采原煤运输系统,调整斜巷皮带机尾布置,增设断带抓捕装置,降低设备故障率,保障运输安全高效。
着眼长远发展,夯实持续攻坚基础
“矿井发展不能只看眼前,要算好长远账,通过设计优化和接续规划,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。”该矿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李业表示。
为实现设计优化有效避免无效施工,针对13下06里段煤层探查不理想的实际,及时调整巷道布置;13下08工作面因顶板破碎,优化轨顺联巷布置,提前拐弯调巷避开危险区;33下03工作面优化开门位置,提前形成外围系统。“这三项优化就减少无效掘进300多米,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。”生产技术部部长李晓东拿出对比图纸说。
该矿统筹推进33下05工作面安装系列工程,将原胶带顺槽留巷扩修工程列为重点,实行专人盯靠管控,确保按期完成。同时,深入开展“掘进水平提升季”活动,围绕35项提升目标提高有效开机率和单进水平,破解掘进欠账难题。“我们还在33下01工作面推行‘分层爆破+快速支护’工艺,提升过断层效率,全力冲刺全年产量目标。”副总工程师白云杰说。
(通讯员 鲍保钢)
发布于:山东省天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